同濟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huán)境科學系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申請或授權專利11項,主編、參編教材4部。1996年和2009年分獲上海市教學研究成果三等獎和二等獎,1997年被評為上海優(yōu)秀青年教師,1999年獲寶鋼集團優(yōu)秀教師獎,2007年、2011年分別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和三等獎。2010年獲國家“上海世博會先進個人”表彰。
教育經歷
1985年華東化工學院(現(xiàn)華東理工大學)能源化工系本科畢業(yè),獲石油煉制工程專業(yè)學士學位;1988年該校石油加工系畢業(yè),獲有機化工學科碩士學位;1990年該校石油加工系畢業(yè),獲有機化工學科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90年7月起到同濟大學工作至今,先后在化學系(1990-1999年)、高等技術學院(2000-2001年)和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2002年-現(xiàn)在)工作,歷任講師(1990年)、副教授(1994年)和教授(2000年)?,F(xiàn)任同濟大學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
先后從事化學工程與工藝、膠體與界面科學、催化和水污染控制等領域的科研與教學工作,現(xiàn)主要從事污染預防與控制過程方面的研究工作,在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的催化濕式氧化處理、化學工業(yè)區(qū)供排水網絡系統(tǒng)優(yōu)化、電子廢棄物資源化、無害化管理與處理處置技術、城市生活垃圾收運和資源化管理的信息化技術應用等方面開展有關的科研工作。
擔任化學系副主任(1996-1999年)、高等技術學院實訓中心常務副主任(2000-2001年)、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2003-2010年),先后負責有關教學、科研、培訓和研究生等管理工作?,F(xiàn)任同濟大學科技處副處長(2010年-現(xiàn)在),負責產學研合作與科技成果的服務與管理工作。
2005年以來擔任上海市世博科技促進中心副主任,負責世博科技行動計劃實施推進的專項課題組織、科技成果應用推廣和宣傳等工作。
研究方向編輯
污染預防與控制過程研究,Processes in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具體研究領域為:系統(tǒng)尺度的水資源管理研究,廢棄物資源化系統(tǒng)管理與污染控制技術,低碳社會的實現(xiàn)途徑或低碳過程研究。